头像
邹腾跃
副教授
机电工程学院
行政职务:
电气工程系副主任
技术职称:
副教授
最后学位:
博士学位
电    话:
电子邮箱:
ztybaby@qq.com
办公地点:
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综合楼6楼
通讯地址: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邮    编:
350001

您是第10 位访问者

  •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软件设计师资格,IBM UML Certification;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农村电气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福建省自动化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现场机电控制等研发。2009年获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2013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微软亚洲工程院、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股份有限公司。近五年发表SCI、EI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2016年获福建省发改委主办首届福建省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7项,省一等奖15项。

    主要技术方向

    (1)从事由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所衍生的各类信息系统及自控系统的研发。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架构,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数据库配置,服务器Linux后台编写,网络设计与配置,数据库管理,前台人机界面编写,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

    (2)从事电气工程现场配电及生产环节过程控制等集成案例研究。包括工厂供电,现场配电,防雷接地,电能测量,电能质量分析,生产过程控制,现场机电控制,运动控制,继电保护等。

    招生类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型、机械工程学术型及专业型、农业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就业口径嵌入式开发、软件设计、电气工程、系统分析、系统架构、网络工程、生产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厂供配电、物联网等方向相关企业,也可进入相关院校教授相应类课程。

    ◆联系方式 E-mail:ztybaby@qq.com;QQ:5020753。

  • 2007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

    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 2018年获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项目资助

    2016年获校优秀教学团队,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五四青年奖章。

    2016年获福建省发改委主办首届福建省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 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单片机设计应用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4项;

    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工信部主办),指导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项,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2项;

    2023年,福建省大学生单片机设计应用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

    2023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指导学生获全国三等奖1项,福建省一等奖1项;

    2023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指导学生获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

    2022年,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2项;

    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工信部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4项;

    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1项;

    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工信部主办),指导学生获全国二等奖4项,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

    2018年,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工信部主办),指导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

    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主办),指导学生获全国总决赛银奖;

    2016年,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2项;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工信部主办),指导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

    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

    2014年,全国大学生光电子竞赛(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指导学生获全国三等奖1项。

  • 研究领域

    1、基于嵌入式软硬件技术的现场控制及信息系统研发(嵌入式开发),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及工业4.0、自适应控制算法、机器人激光雷达循迹、现场机电系统等;使用器件涉及:MCU、ARM、DSP及FPGA。涉及知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或FreeRTOS、机器人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数字信号处理、PCB线路板绘制、现代通讯原理、电力电子技术、HDL硬件描述语言。

    ◆2、基于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的神经类疾病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中应用,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及福建省老年病学研究所联合),近期开展项目:卒中后认知功能康复系统,卒中后自动化康复机器人研发,涉及知识:移动感知、传感穿戴、增强现实(AR)、健康反馈、步态识别、疾病初步诊断等。涉及知识:相关软硬件知识。

    ◆3、基于Android-PHP或MVC平台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网络应用程序开发),包括前台Android APP或微信小程序设计,后台Linux服务器端程序开发,后台数据库服务程序开发。涉及项目:PHP、JSP、MYSQL、REDIS、NGNIX,涉及知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运筹学、UML。

    4、基于PLC的现场自动化控制工程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包括现场供配电,交流电机驱动和保护,防雷接地配置,PLC电柜组装及编程,人机交互组态软件界面设计,PLC网络通信。涉及知识:工厂供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LC编程(Siemens and Mitsubishi)、组态软件编程(WinCC and KingView)、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检测与传感。

    5、基于工控机平台的机器视觉分析及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的工业化应用,与福建农林大学农林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包括基于OpenCV或自有算法的视觉分析与模式识别,VC、VB软件界面编程。涉及知识: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视觉、Python。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MATLAB基础与编程入门》

    研究生课程:《单片机系统设计与接口应用》

    公选特色课程:《ARM与小型嵌入式系统》

    在线课程(MOOC)(辅助徐永教授建设):《光与植物的生长》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02284429.html

    科研项目

    纵向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X射线影像的腔内支架动力特征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X3CR1信号在细颗粒污染物激活小胶质细胞影响脑认知行为及神经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机制

    [3]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现代智能设施农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长模型评估的温室番茄光温气环境自适应调节研究

    [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大棚植株无损检测及水肥一体化自适应调节策略研究


    横向课题

    [1]智慧工厂之设备层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研发

    [2]智慧农场及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3]温控一体化电柜散热风机模块研发

    [4]福建省乡村电气化建设评价标准研究

    论文著作

    [1]Haojun Huang, Puxian Yang, Shengqing Cai, Jixiang Li, Yuda Zheng, Tengyue Zou*.A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for Laser SLAM Based on Odometer Constraint Fus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2024.(SCI)

    [2]Xibing Li,Weixiang Li,Jixiang Li,Liduan Huang,Tengyue Zou*.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Flat Micro-Groove Heat Pipe By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alysis.UPB Scientific Bulletin, Series D: Mechanical Engineering,85(2):187-198,2023.(EI)

    [3] Tengyue Zou, Haojun Huang, Xuanyu Huang, Xiaodong Pan, Jiawei Xin, Wearable Knee Joint Fatigue Estimating System Based on Curvature and Pressure Sensing [J]. Technology and Health Care,2022,30(6):1489-1502.(SCI)

    [4] Xibing Li, Zhe Yu, Xizhao Li, Weixiang Li, Tengyue Zou*, Plough-extrusion Forming for Making Micro-groove Heat Pipes on Hydrostatic Thrust Bearings of Heavy Machinery[J]. Strojniški vestnik-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20, 66(12), 724-735.(SCI)

    [5] Tengyue Zou, Chuanhui Huang, Pengfei Wu, Long Ge and Yong Xu*, Optimization of Artificial Light for Spinach Growth in Plant Factory Based on Orthogonal Test[J]. Plants, 2020, 9(4): 490.(SCI)

    [6] Tengyue Zou, Bing Wu, Wen Wu, Long Ge, Yong Xu*, Effects of Different Spectra from LED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J].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20, 89(2): 275-289.(SCI)

    [7] Xibing Li, Zhixiong Ye, Nanpeng Li, Jialun Chen, Tengyue Zou*, Ploughing-pulling forming for wicking structure of flat micro-groove heat pipe and machine tool optimization[J]. Journal of Mechanics, 2020, 36(4): 423-435.(SCI)

    [8] Xibing Li, Huayun Chen, Zhixiong Ye, Huazhong Gue, Tengyue Zou*, Dynamic Bal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Cutting Head for Flexible Materials Based on Solidworks[J]. Scientific Bulletin Series 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9, 81(3): 3-14.(EI)

    [9] Tengyue Zou*, Yuanxia Wang, Mengyi Wang and Shouying Lin, A Real-Time Smooth Weighted Data Fusion Algorithm for Greenhouse Sensing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Sensors, 2017, 17(11): 2555.(SCI, EI, IF=2.48)

    [10] Tengyue Zou*, Zhenjia Li, Shuyuan Li and Shouying Lin, Adaptive Energy-Efficient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Sensors, 2017, 17(5): 1028.(SCI, EI, IF=2.48)

    [11] Tengyue Zou*, Shouying Lin, Qijie Feng and Yanlian Chen, Energy-Efficient Control with Harvesting Predictions for Solar-Power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ensors, 2016, 16(1): 53. (SCI, EI, IF=2.67)

    [12] Tengyue Zou*, Shouying Lin and Shuyuan Li, Blind RSSD-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with confidence calibration and energy control, Sensors, 2016, 16(6): 788. (SCI, EI, IF=2.67)

    [13] Tengyue Zou, Xiaoqi Tang, Bao Song*, Jin Wang, Jihong Chen, Robust feedback zoom tracking for digital video surveillance, Sensors, 2012, 12(6): 8073-8099. (SCI, IF=1.95)

    科技成果

    [1] 邹腾跃,陈加伦,张伯琰,杨铭宇,一种基于时空关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发明专利,202110258276.X(已转让)

    [2] 邹腾跃,吴文,张灌荣, 等,一种基于体位压力测量的红外按摩床垫,发明专利,201910757952.0(有权)

    [3] 邹腾跃,陈加伦,范克威,等,基于置信度加权的膝关节运动疲劳评估预测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201911040603.3(有权)

    [4] 邹腾跃,沈明杰,林寿英,基于关节弯曲与足底压力的膝关节运动疲劳度监测系统,发明专利,201810513008.6(有权)

    [5] 邹腾跃,林寿英,王梦依,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梯田水肥灌溉压力自适应调节系统,发明专利,201810612633.6(已转让)

    [6] 邹腾跃,林寿英,王梦依,一种基于生长模型的温室植物水肥机调肥参数计算方法,发明专利,201810517643.1(已转让)

    [7] 邹腾跃,葛龙,王梦依,等,一种植物盆景光照塑形引导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201711141087.4 (已转让)

    [8] 邹腾跃,林寿英,一种基于预测的及时加权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发明专利,201611148506.2 (已转让)

    [9] 邹腾跃,林寿英,一种基于数据均匀性加权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发明专利,201611058732.1 (已转让)

    [10] 邹腾跃,林寿英,江道淮,等,一种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安防报警方法,发明专利,201610463804.4 (已转让)

    [11] 邹腾跃,林寿英,冯奇杰,等,一种植物生长肥料消耗分析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201610185326.5 (已转让)

    [12] 邹腾跃,林寿英,基于人体健康信息及空气成分数据的室内植物推荐方法,发明专利,201510034730.8 (已转让)

    [13] 邹腾跃,徐永,一种日光照度可调且光照均匀的光伏发电温室,发明专利,201510208743.2 (已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