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课题组受邀在无机化学领域著名期刊《Dalton Transactions》发表题为“Dual-emissiv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 novel turn-on and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hypochlorite”的研究论文。
由于其成本低、氧化性强,次氯酸盐(ClO-)作为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如自来水生产)中。自来水中的氯残留量原则上应严格控制在0.01-10 mM的范围内,含量不足可能会降低消毒效果,而过高的含量则可以发生各种副反应从而产生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与此同时,人体内的次氯酸根含量同样需要维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过高的浓度会导致诸如肺损伤和癌症等疾病。
本工作采用混合配体组装和后合成策略,设计并制备了原型结构为UiO-66的双荧光发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DA/Eu/PDA-UiO-66-NH2(40)。鉴于PDA/Eu/PDA-UiO-66-NH2(40)的蓝光发射(430 nm)随着ClO-的浓度的增加不断地增强而其红光发射基本没有改变,PDA/Eu/PDA-UiO-66-NH2(x)被作为荧光纳米传感器用于ClO-的比率传感(以荧光增强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PDA/Eu/PDA-UiO-66-NH2(40)探针对ClO-传感具有响应快,线性范围宽,检测下限低以及选择性好的特点。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2018级硕士生曾勇年,福建农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惟一通讯作者单位。Dalton Transactions为无机化学领域著名期刊,2020的IF为4.174,Q1区,中科院II区。
论文相关链接:Dalton Trans.,2020,49,9680-9687
https://doi.org/10.1039/D0DT020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