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荣俊冬
副研究员
林学院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最后学位:
博士学位
电    话:
13859081634
电子邮箱:
rongjd@126.com
办公地点:
林学楼401
通讯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邮    编:
350002

您是第10 位访问者

  • 荣俊冬,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林木种苗、竹林培育等方面研究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福建省生态文化协会副理事长。历年来主持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3项,省林业局科技项目1项;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福建省重大专项、重大项目等省级项目9项;参与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省地方标准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国家林业局梁希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 1999.92003.7,山东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

    2003.92006.7,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硕士

    2019.92024.8,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博士


  • 2006.82009.10,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实习员

    2009.102024.8,福建农林大学,助理研究员

    2024.9-至今      福建农林大学,副研究员


  •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林木种苗、竹林培育等方面研究教学和科研工作


    开授课程

    《森林培育学》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苦竹丰产林结构及培育技术推广示范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22-2024

    2.毛竹白笋发育机制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1-2023

    3.笋用毛竹林高效培育新模式创新研究与应用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2019-2021

    4.福建特有珍稀竹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及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3-2015


    5. 厚朴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2011

    (二)参与的项目

    1.大径丛生竹立地质量评价与产区区划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任务2021-2026

    2.麻竹种质生物质形成的地理分异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任务2023-2028

    3.笋用竹林安全高效培育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2021

    4.毛竹林高效培育及规模经营技术集成示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任务2016-2021

    5.特色树种人工林林分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2021

    6.特色林木种质材料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2016

    7.厚朴等3种中药材高质量种植关键技术与新产品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2014

    8.雷公藤、短葶山麦冬GAP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2013

    9. 福建省中药材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08-2011


    论文著作

    [1] Rong J D, Zhang Y H, Fan L L,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BAMBUSA GENUS AS REVEALED BY RAPD MARKERS[J].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0, 18(4): 5011-5021.

    [1]荣俊冬,张玉华,范丽丽,等。基于rapd标记的竹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j]。应用生态与环境研究,2020,18(4):5011-5021。

    [2]Rong J, Zheng Y, Zhang Z, et al. De novo WholeGenome Assembly of the 10GigabaseFokienia Hodginsii Genome to Reveal Differential Epigenetic Events Between Callus and Xylem[J]. Advanced Science. 2024, 11(40).

    [2]荣俊冬,郑勇,张志,等。利用全基因组组装技术研究福建柏愈伤组织和木质部的表观遗传差异[J]。科学进展,2024,11(40)。

    [3] Li B, Xu L, Chen W...Rong J*. Variation in Nitrogen Utilization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across Various Organs under Different Strip Logging Management Models in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edulis) Forest[J]. Plants. 2024, 13(11): 1448.[10]李斌,徐磊,陈伟…荣俊冬 *。不同带状采伐模式下毛竹林各器官氮素利用及养分组成的变化[J]。植物学报,2024,13(11):1448。

    [4]荣俊冬,凡莉莉,吴君,.灌溉对毛竹冬笋品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21,41(9):1545-1551.

    [5]荣俊冬,凡莉莉,陈礼光,.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0,56(7):175-184.

    [6]荣俊冬,凡莉莉,陈礼光,.保水剂与氮肥对麻竹抗性生理特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3):460-467.

    [7]荣俊冬,凡莉莉,陈礼光,.不同用量保水剂对沿海沙地麻竹生理特征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9,50(2):323-329.

    [8]荣俊冬,凡莉莉,陈礼光,.保水剂对沿海沙地4个竹种抗性生理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8,38(4):466-472.

    [9]蔡宗明,邓智文,李东宝...荣俊冬(通讯).带状采伐对毛竹生物量和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43(4):33-42.

    [10]刘世祥, 蔡星, 吴文秀, 刘晓颖,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生物炭添加对干旱胁迫下福建柏幼苗生理特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4,39(7):794-800.

    [11]李震凯, 张贻荣, 邓智文, 柳佳莹, 荣俊冬,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封育年限对武夷山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4,44(17):7725-7737.

    [12]郑素芸, 林雨薇, 黄怡, 荣俊冬, 李士坤,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的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51(12):97-103.

    [13]不同养分斑块对福建柏家系光合特性及生理特征的影响.不同养分斑块对福建柏家系光合特性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23,43(6):622-633.

    [14]胡文锋,荣俊冬,郑郁善,.基于LC-MS的不同生长时期毛竹笋品质差异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2(6):793-799.

    [15]李秉钧, 蔡宗明, 刘聘,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5):86-92.

    [17]蔡宗明, 邓智文, 李士坤,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带状采伐对毛竹地下构件养分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23,43(4):679-687.


    科技成果

    主要科研奖励

    1. 竹子种质资源库建设及分子标记辅助分类技术研究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2.毛竹林经营关键技术创新获第十一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3.凹叶厚朴良种繁育及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4.景观型南方红豆杉良种繁育及园林应用研究201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二

    5.麻竹绿竹笋用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201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三

    6.雷公藤良种繁育和GAP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三

    7.南方红豆杉繁育及栽培配套技术研究2009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二

    8.沿海沙地引种优良观赏竹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9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9.三尖杉育种繁殖造林机理和技术研究200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三

    10.沿海沙地引种竹子和配套栽培技术200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五


       标准与专利

    1.光皮桦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林业行业标准2013.7 排名第二

    2.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规程福建省地方标准2014.6 排名第三

    3.雷公藤质量要求福建省地方标准2014.12 排名第三

    4.麻竹、绿竹培育技术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2019.04排名第三

    5.荣俊冬,张迎辉,郑郁善,. 一种福建柏种子引发剂及其使用方法[P]. 福建省: CN202211498200.5,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