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高水练
教授
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行政职务:
茶业科技系主任
技术职称:
教授
最后学位:
博士学位
电    话:
0595-26163278
电子邮箱:
gaoshuilian@126.com
办公地点: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东二环路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通讯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东二环路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邮    编:
362406

您是第10 位访问者

  •          高水练,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优秀茶教师,泉州市第三层次人才,国家公派留美访问学者,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茶学)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茶业科技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茶生态医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茶树营养与茶叶品质、茶园生态与碳中和、茶资源利用与经济管理研究,主持课题研究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参与出版著作和教材10部,创建全国首个茶生态医院,持续担任科技特派员,推广茶园土壤绿色改良、立体生态、低碳生产等技术10项,估计累计促进茶农茶企增收超过10亿元,作为主要成员获国家级教学类成果(项目)5项,主持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省级一流课程、省级优秀教改案例,指导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获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1次、省级优秀团队2次,指导获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优秀奖等。

  • 1999.9-2003.7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农学专业就读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3.9-2006.7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2013.9-2017.1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就读博士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9.11-2020.10 国家公派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


  • 2006.8-2013.4 福建农林大学人民武装部、园艺学院 助教、讲师

    2013.5-2024.9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24.9-至今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教授


  •   主要荣誉及奖励:

    20167月,首届全国茶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学科组主办、颁发

    2016年教师节,获“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中共福建农林大学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颁发

    201812月,“基于茶产业链人才需求的校地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人排名5/10)

    20191219日,校“金山学者”青年教学之星,中共福建农林大学委员会

    201912月,所指导的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茶园心之助”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认定为优秀实践团队

    202412月 指导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获福建省优秀团队.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

    20211月,福建农林大学高水练、何鹏、梁晶旋.“扎根农业一线培养‘一懂两爱’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安溪茶学院研究生实习实践纪实”被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创新案例

    20215月,“校企生‘互利三赢’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荣获2020 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表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本人排名4/6)

    20216月,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福建农林大学委员会

    20216月 带领茶学系教工党支部被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8月,中华优秀茶教师,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合作时报社

     202111月“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茶学专业(创意与管理方向)为实践对象”入选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典型案例库,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12月,所负责的《茶三产三创实战训练》被认定为省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福建省教育厅

    20222月被中共安溪县委 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2021年度安溪县乡村振兴工作表现优异个人”

    20227月被中共安溪县委 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优秀个人

    20247月 指导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获福建省优秀团队.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



  •       主持的主要教改项目和专业建设: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茶生态医院”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202102377005),教育部高教司,2022.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茶“三产三创”教学体系建设(202102389030),教育部高教司,2022

    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交融的“新茶学”建设(202102174001),教育部高教司,2022

    4.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FBJG20170237),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6-2019.7.

    5.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驱动“三茶”统筹发展的高校“三茶三创三融合”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FBJG20210107),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10-2023.

    6.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茶学(闽教高〔2016〕24号), 2016.7-2020.12.

  • 研究领域

    茶树营养与茶叶品质;茶园生态与碳中和;茶资源利用与经济管理

    开授课程

    主要开设《茶园生态与碳中和》、《茶叶拼配与烘焙》、《茶健康学》、《茶韵茶魂——安溪铁观音》(国家级一流课程)、《茶三产三创实战训练》(省级一流课程)等课程

    科研项目

    主持的主要课题:

    1.     福建省重点农业项目课题:茶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福建省农业农村厅,2023-2025.

    2.     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套种大豆对茶园土壤pH值的调控机理研究(2017J01594),福建省科技厅,2017.04-2021.04.

    3.     农业农村部资助项目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子课题3项:茶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与示范/安溪县茶区分级与功能区划/茶产业园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整个学院开放共享机制研究(农计发〔2017110),农业农村部,2017-2022.

    4.     安溪茶叶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课题:加工工艺对铁观音特有“观音韵”品质特征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化学基础,安溪县人民政府,2021.01-2023.

    5.   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茶园土壤酸化的绿色改良技术研究(2016N0032), 泉州市科技局,2016.7-2018.12

    6.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整合管理策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2012R0018),福建省科技厅,2012.7-2013.12.

    7.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A类项目:生态茶园建设外部性测度与补偿机制实证研究(JA13146S),福建省教育厅,2013.4-2014.12.

    8.     福鼎茶山生态公园规划与管理计划咨询服务(KH240243A),北京东方桃源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24-2029.


    论文著作

    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magnesium treatment on EGCG biosynthesis in tea shoots (Camellia sinensis) [J]. Plants. 2025, 14, 684.

    2.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Shows a Greater Response Than Soil Properties to Tea (Camellia sinensis L.)Cultivars[J]. Agronomy 2023, 13, 221.

    3.       Consecutive soybean (Glycine max) planting and covering improve acidified tea garden soil[J]. PLoS ONE, 2021,16(7): e0254502.

    4.       Effects of redu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on the quality components of Tieguanyin tea leaves. IOP Conf.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559 (2020) 012020.

    5.       钾营养对茶树EGCG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J].茶叶科学,2024,44(06):887-900.

    6.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铁观音乌龙茶包揉过程中代谢物动态变化[J].食品科学,2023,44(22):353-365.

    7.       钾、镁配施改良茶园土壤酸化的效果及其作用路径[J].生态学杂志:2023,42(7):1554-1560.

    8.       Complex factors combinations driving tea growers to adopt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tea garden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12.

    9.       农户茶园生态建设行为驱动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基于安溪县样本数据的SEM实证[J].茶叶科学,2018,38(4):372-384.

    10.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研究——基于福建省1036个样本数据[J].东南学术,2014,(2):121-129.

    11.  基于茶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实践的大学生系统思维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23,(10):19-25+44.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权:茶园配置植物信息系统V1.02019SR06014962019-04-14 (第一发明人)

    软件著作权:茶园有机肥信息系统V1.02019SR0601335,2019-04-14 (第一发明人)

    软件著作权:茶园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简称:茶园质量评价系统]V1.0,2020SR1857351,2020-10-14 (第一发明人)

    科技创新奖:2022年12月 负责“茶生态医院”获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茶叶学会等主办。